新闻中心讯 2004年11月20日晚,我校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为全校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遏制虚无主义 弘扬人文精神》的精彩讲座,这是我校研究生会主办的相辉节《学术时空》系列讲座之三,又一次给全校同学带来了精神的盛宴。
俞教授的讲座围绕着主题逐层深入地展开了四个方面:充实与虚无的关系;什么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成因以及如何遏制虚无主义。他首先指出,我们普通人看起来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背后,其实隐藏着浓厚的虚无感。人们对于动物乃至人自身的生命无端的被践踏越来越麻木;对金钱、享乐、美色的无穷欲望到处泛滥;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酷似于西西弗斯推动巨石的动作;青年人在象牙塔里讨论着存在主义哲学,却从不关心真实生命的消逝;儿童的背脊被厚重的书包压垮而成了没有回忆的一代人;人们天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牢房里还不自知不自由的夙命。虚无其实正象一只怪兽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噬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俞教授接着分析了当代虚无主义的表现:显性的表现是各种恐怖主义行为;隐性的表现是计算理性取代了思维、工具理性泛滥成灾、宗教“信徒”的功利态度、不健康的审美取向。人变成了一台只会计算利益得失的机器,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对效率的片面追求,“虔诚”的信徒说出“感谢上帝让我女儿办到了签证”,人们普遍关注“历史题材”电视剧里夸张放诞的宫闱隐秘,凡此种种,虚无主义正有着广泛的市场。
谈到虚无主义的成因,俞教授认为,一是美国实用主义、欧洲后现代主义中的消极因素,二是萨义德东方中心主义不承认普世性价值,过分强调东方特色,从而造成了对最根本的价值的漠视,如生命、人权等;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误译与误解,将“流传”译成“传统”,马克思也成了抛弃一切传统的虚无主义者。如何遏制虚无主义呢?首先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强调“每个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其次是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历史悠久就随意丢弃任何东西,不能仅仅关注历史的表象,而应该重视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因为正如克罗齐所说“历史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其次是研究虚无主义的演化史,对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做深入的研究。最后是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尊重生命、尊重人有尊严地生活的权利、追求自由与平等。
俞教授的讲座处处体现了他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关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对生命本身的同情与理解,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听到了这场讲座的同学是幸运的,因为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聆听这样一位大师的倾心传授,无疑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