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晚,枫林校区新教305教室里掌声不断,笑声满堂。正在这里举行的是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八届相辉节“走近好导师”系列之“相辉大讲堂” 活动。本期主讲嘉宾是连续两年当选复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的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老师。讲座中,李良荣教授用他的博学与风趣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当老师的快乐。
李良荣教授196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1979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是新闻学界的著名学者。他是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的作者,该书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指定教材;他还编写了国内第一部《宣传学导论》,成为全国许多宣传干部的案头书;他写的《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不仅在大陆,而且在港台地区广受欢迎。本次专场讲座,李老师主要围绕“当老师的快乐”展开。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令整个现场始终洋溢着快乐的氛围。他说自己很喜欢与年轻人相处,因为觉得自己也年轻了,“我是真心喜欢学生呀”。
桃李满天下的他深深体会到为人师的幸福,也让他挚爱着自己的教师职业,精心备课,反复揣摩,精益求精。他曾通过听著名评书家刘兰芳老师的广播,学会了上课的“节奏感”,而恩师王中教授的教诲更令他受益匪浅。所有的这些努力,换来的是上课的收缩自如与学生们的厚爱,“这种成就感令我很快乐!” 李老师如是说。“我喜欢学生,他们总有提不完的问题”,“在与学生的交流,回答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思想碰撞产生火花,能激励我不断地研究”。
李老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学习上,他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付出了许多心血,为扩大所指导的研究生们的知识面,掌握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他甚至自己出资,把相关老师请到自己家中,给学生们上课;而在生活中,李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逢年过节都要请学生到家里聚餐,为学生亲自下厨,“看他们吃得开心,我也觉得很快乐”;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希望学生们不仅学业优秀,更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讲座中,被媒体称为“新闻界理想主义者”的李良荣教授希望大家能心存理想,“咬住青山不放松”。讲座最后,他将自己对年轻人的劝告幽默地总结为:“选好一个专业,做好一个学问,培养一个爱好,找好一个对象”。
在交流提问环节,李良荣教授就同学们提的现今媒体商业运作现象,医患关系紧张与媒体责任等问题,一一作了精彩风趣解答。活动最后,同学们为李老师献上了所有到场同学签名的纪念衫,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