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讯 3月28日,由我校亚洲研究中心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的《蒋介石宋子文战时往来电报选》、《宋子文与他的时代》、《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本著作在我校首发。宋子文长女冯宋琼颐女士及其家属专程从美国来沪,出席“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新闻发布暨研讨会。我校副校长许征、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主任方星海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由我校与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主办,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出版社承办。

许征在致辞中表示,已经确立的“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是面向整个国际学术界的平台,将容纳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潜心之作。许征强调,此次以第一手珍贵档案文献史料为基础的研究,用中英文两中文字来表现主要研究成果,其本身就体现了双方学者扎实严谨的作风和国际化的视野,值得予以肯定。许征向冯宋琼颐女士、胡佛研究院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员到会表示感谢。冯宋琼颐女士在致辞中感谢复旦和胡佛的研究让世人更多的了解宋子文、了解近代历史中鲜为人知的史实真相。
应邀出席会议的有胡佛研究院副院长理查德• 苏萨教授,近代人物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教授,胡佛研究院郭岱君研究员等。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及我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各界媒体及广大师生也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发布会上,吴景平教授介绍了近年来以我校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作为全国二级重点学科,对于近现代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人物的研究具有优秀传统,并在全国占据顶尖地位和水平。
吴教授指出,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包括台湾在内的广大中国学者在本着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需要有足够的渠道获得充分扎实的史料和档案以供调查和分析,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条件极其有限。尤其是1949 年后政治原因导致大量民国人物的史料外流,造成国内相关领域长期不得有长足发展。因此,此次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三本民国时期人物著作可谓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

发布会上,“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 首批出版三本著作:《宋子文及他的时代》、《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在《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中,有很多蒋、宋等资料是首次在内地面世。《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几乎都是原文收录,确保论文的原汁原味。《宋子文及他的时代》一书收录了250 余幅珍贵照片、书信、电报、证明文书等文献资料,加以中英文说明文字,这些照片和文献资料均是从宋氏后人保存的大量宋子文私人材料中精选所得,记录了宋子文的家世家庭、留学和从政、国务活动、社交游历、晚年生活等及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选编和翻译了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典藏抗战期间宋子文任蒋介石特使和外交部长期间和蒋介石之间的400多封往来电报函稿,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刊行,提供了研究战时中国外交与内政的大批新史料,涉及诸多历史秘辛;《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则是2006 年“复旦-胡佛近代中国论坛: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合集,汇总了来自大陆、港台及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吴教授还介绍了近几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成功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合作历程及成果。他表示,胡佛研究院作为世界顶尖智库有着大量完整翔实的档案资料,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者及游客慕名前往。能够与胡佛研究院达成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表明我校在相关领域已经得到国际认可。此次发布的著作中大量关于宋氏家族的史料,就是我校与胡佛研究院共同努力的结晶。
会后,与会学者还就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