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晚6:30,第八届Sophia“经•典”人文节“国学堂”系列讲座之“中国文化精神与当代国学”在座无虚席的3108教室开讲。作为该系列讲座的第三讲,本场讲座旨在就近日复旦国学班的开班掀起的国学热潮回答“国学重建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主讲人王德峰教授的出场迎来了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复旦“哲学王子”的魅力不仅征服了3108教室内在座的近百名同学,更吸引了众多教室外的同学驻足聆听。由此,关注国学、热爱国学、期望复兴国学的同学们在王德峰教授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中国文化精神与当代国学的世界,在教授经典的“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安生立命之本”思想之中沉思。
王德峰老师一开场就直奔主题:当代国学的复兴有无必要?通过对一些反对和支持的两种声音的介绍,王老师剖析了这一问题的根源在学问到底有无国界之分。他旁征博引了许多学术大家的观点,向大家阐明国与国的文化精神的差异是基于民族特征的差异上的,是无法脱离了学术的诞生土壤而妄谈学术真谛的。但是他又指出,虽然在对真如门的追求上中国以生命情感通达绝对,西方以理性通达绝对,取道不同,但是中西文化对真如门(即对绝对认识的把握)的执著追求是同样的。所以我们对待东西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求同存异的。复兴国学的道路应该在与西学的互补中进行而不是对立的过程中进行,因为东西文化的民族特征决定了他们无法相互取代。
王老师的讲座风格的深入浅出和回答同学问题的平易近人,使得现场的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同学发言积极踊跃。直至讲座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深感对近日之国学,我辈仍任重而道远,同学们继续依依不饶地向这位知无不言的“哲学王子”请教。
另外,本次讲座适逢四川汶川县大地震发生后的第76个小时开展,因此在场对地震灾民记挂于心的复旦师生也通过捐款的方式献出了一份爱心。本场讲座在大家的求知切切和爱意浓浓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