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发中心—复旦论坛”第七期举行

发布时间:2009-06-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文化消费的发展速度增快,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消费对资源的消耗远低于物质消费。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但能够大大缓解日趋沉重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推进区域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达,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具有较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同时,上海传统的海派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征,在文化发展和创新方面具有较深厚的积淀。经济和文化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上海发展文化消费、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契机。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上海的文化消费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基于此,2009年6月6日下午,由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上发中心-复旦论坛:文化发展专题”(第七期)以“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上海文化消费”为主题,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徐清泉研究员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程士安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李双龙博士等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文化消费的定义、内涵、特点和功能、全球金融危机下国内外文化消费现状、上海文化消费的结构与现状、金融危机下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的信心及其行为分析以及发展文化消费的对策及其建议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取得了不少的共识。

上述五位专家发言结束后,上海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朱建国副处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刘轶研究员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副教授等还分别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就上海文化的转型、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经济等多个问题发了言,回应了上述五位专家在演讲中提出的问题,并陈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与会领导和专家还有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桑玉成教授、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教授、副处长任远教授,新闻学院赵凯教授、俞振伟书记以及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等30余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信息处处长钱智、科研处处长吴苏贵等也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