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博会为新起点,开创上海‘海纳百川’文化的新空间”——“上发中心——复旦论坛”举行第八期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9-09-02

7月6日,“上发中心——复旦论坛:文化发展专题”第八期研讨会在光华楼举行。本次论坛的议题是:“以世博会为新起点,开创上海‘海纳百川’文化的新空间”。会议由我校中文系梁永安副教授主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复旦大学博物馆学教授陆建松分别做主题演讲,同济大学黄昌勇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沈奕菲副教授参与了互动讨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科研处处长吴苏贵、信息处处长钱智、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副处长任远等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对上海“文化空间”如何形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讨论了世博会后对城市文化物质形态和文化发展理念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薛理勇研究员对上海连接“东西南北”的独特文化地理位置、租界与上海街区形成两个问题进行了历史概括。郑土有教授分析了“石库门”建筑的形成。陆建松教授从“博物馆与城市”的角度,提出讲“世博后”的场馆转型、场馆开发和上海文化空间建设相结合的建议。罗岗教授则从世界城市近代发展的视角,指出当前上海文化空间的诸种不足,提出了将世博会资源转化为上海城市空间新元素的思路。曹锦清教授批评了现在城市建设中“大而空”的弊端,倡导“市民意识”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沈奕菲副教授从女性文化的视角,突出了“家庭”价值在城市文化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当下上海城市空间各种场域“儿童文化”的缺失。黄昌勇教授从比较的眼光,指出杭州等城市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大思路、大投入,分析了上海这方面的不足。会议采取主题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与会学者对其中的焦点问题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