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刘山在受聘我校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授证仪式在史带楼403举行。出席仪式的主要领导有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副校长许征、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管理学院书记黄丽华、外联处处长张宏莲等。秦绍德书记首先致辞对刘部长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由陆院长宣读兼职教授聘任文件并为刘部长颁发兼职教授受聘证书。作为感谢,刘部长还赠本人书作,由黄丽华书记代表校方接受。
简短的授证仪式结束后,刘山在根据他47年的从业经验发表了主题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的主题演讲,与在场师生畅谈他在我国外贸财会体改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思考。
三十年前计划经济给外贸财会造成发展困境
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其一,计划经济无处不在。社会经济是按计划进行,政府、行业、企业按计划进行,财务会计也依附于计划,按计划编制,按计划核算。企业是政府的附属,政企不分;其二,企业是计划经济的执行者。会计仅相当于出纳,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刘部长还特别列举了一首打油诗来证明:“1234567,一把算盘一支笔, 难入党难提级,运动来了受怀疑”;其三,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物质生产资料、人民生活基本品严重紧缺。全国外贸总额为206亿,仅为2008年的百分之一不到。
外贸财会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就
首先,企业层面的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经过1988年外贸体制下放,企业脱离政府,成为市场经济的自由细胞。其次, 以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公则为标志的,与国际接轨的法则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我们从逐步地向西方会计理论靠拢转变为一趋同、二等值、三等效。第三,以外汇税制为主要手段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已经形成。将过去妨碍外贸自负盈亏的固定汇率逐步改革成为有管理的、有篮子的、浮动的汇率机制。这让中国在此次金融风暴中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稳,又适应了世界的变幻。
改革、创新、人才等要素引发的长远思考
“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富强 ,只有改革开放会计才能辉煌。”刘部长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强调到。“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的沟通愈加重要。所以我说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两岸要繁荣,会计要趋同。”“第二点我认为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精神创新出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崭新的会计理论。”但由于时间关系,刘部长只是简单谈了他的三个理论中的平衡论。“万物是平衡的,在对外贸易中我主张积极动态的平衡理论,绝不能因为外汇储备过高就压制出口,关键要找到外汇储备的平衡点。”第三点,刘部长则认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会计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必需且急需的。“我们要从经济贸易大国成为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们是时代的需要,只要你们抓住机遇,就能获得成功。”
总结时,刘部长说到:“三三见九,九九归一,以上这些观点最后都化一归到我的核心问题上:我们该如何用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出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会计规则的崭新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国际会计理论呢?”这也是留给在场每一位听众的思考题。
经过提问环节后此次授证仪式暨讲座正式结束。刘部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向观众深深鞠躬:“我喜欢交朋友,尤其是和青年学生,以后同是复旦人,欢迎大家和我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