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由《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编辑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球化与中国模式:《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开通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2801“通业大讲堂”举行。校党委书记秦绍德,部分参与建设的专家、相关部处和院系负责同志,高研院部分教师和编辑部同仁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由《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编辑部主编、高研院院长邓正来教授主持。他在一年工作报告中,就《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的创立主旨、编辑部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网站的内容结构、访问数量、读者来源、知名度等进行了介绍与汇报。他表示,这种运作模式为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提供了范本。《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作为中文世界和英文世界关于全球化问题双向交流的桥梁,在向中国人介绍国外关于全球化的观点的同时,也在把中国人的全球化视角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世界。《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将目标锁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精英受众,通过影响中国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人”来影响整个世界的舆论。
秦绍德在会上介绍了《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的深度背景。他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发言权、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从外部需求来讲,各国都非常愿意了解中国。同时,作为中国自身也有必要将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与模式介绍给世界,促进合作与共赢。《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顺应潮流而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表示,《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是耶鲁大学和复旦大学友好合作的产物,是在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教授和复旦大学前校长王生洪教授的共同努力下酝酿、开展的。中美在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耶鲁大学与复旦大学有一个共识: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思想观念的交流是必需的,只有交流才能理解、合作、共赢。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两校合作开设了《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这样一个窗口。秦绍德代表学校,肯定了邓正来主编领导的《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编辑部和译者团队的心血付出,代表复旦校方向《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的全体成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建议,《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作为复旦大学参与建设的中文网站,要对国家负责,同时也要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打开视野,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兼容并包,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将更多国内学者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要继续发扬奋斗的精神,与耶鲁大学共同合作,将网站继续办下去、办好。

在学术讨论环节,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校友金灿荣教授,复旦大学高研院顾肃教授,联合国大学比较区域一体化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比较区域一体化研究所所长宋新宁教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和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俞振伟先后发言。在场的学者嘉宾就“全球化与中国模式”、《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可能发展方向、模式做了重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1月6日下午,《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编辑部与译者团队还在光华楼东主楼举行了内部讨论会,就网站一年来工作的经验、不足、改进的可能性与方式进行了总结和交流。
《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Yale Global Online Fudan Edition)由复旦大学高研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作为《耶鲁全球在线》(YaleGlobal Online,)的中文版本,同时拥有中国学者论文和书评版块,亦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以“全球化”为主题的中文学术网站。自2009年9月1日开通以来,《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致力于以中文为语言工具,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各民族、各文化之间日益增强的联系,激励中文世界有关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和领域的讨论和辩论,以加深人们对全球化更深层面的理解,并且把中国人的全球化观点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