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即将最新出版的世界心脏病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欧洲心脏病杂志》(影响因子为9.8)将会刊发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文娟,在导师阚海东教授指导下,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完成的学术论文“Stock volatil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ath”《作为冠心病死亡风险因素之一的股票市场波动》。据介绍,12月31日,该文章已在《欧洲心脏病杂志》网站上发表。
据悉,此研究以人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2006-2008年间股票上证指数的波动与上海市人群冠心病死亡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指的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会增加居民急性冠心病死亡的风险。该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开拓性观察了这一生物学的现象。
研究显示,从2006-2008年,股市涨跌每100点,上海全市的冠心病死亡率上升5.17%,其中院外的冠心病病人死亡率上升达6.09%。研究还发现,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死亡率变化与股市波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减少股市波动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此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学科长期注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研究与防病结合。
论文介绍
《Stock volatil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ath》
马文娟 阚海东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冠心病传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情感压力或紧张情绪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或使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恶化。
本研究以人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2006-2008年间,股票上证指数的波动与上海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指的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会增加居民医院外冠心病死亡的风险。目前,近半数的冠心病死亡发生在医院外。我们未发现股票指数的波动与医院内冠心病死亡的关系。
该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开拓性观察了这一生物学的现象。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减少股市波动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此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学科长期注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研究与防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