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2012年5月12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首届年度论坛在光华楼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与复旦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承办。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吕贵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代表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副校长林尚立主持开幕式。
朱之文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研究方面有光荣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响应中央号召,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成绩。
朱之文指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贡献力量是复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力量、提升站位,不断推动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一是要在更高起点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挥马研院作为开放式多学科交叉平台的作用,整合全校力量,推动相关院系、学科积极参与,加强校外联系,推进协同创新和合作研究、交叉研究、系统研究,建设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二是要围绕重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与当代解读相结合,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有复旦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三是要加强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中青年理论骨干实践锻炼机制,开展国际学术对话交流,建设一支有广阔学术视野、深厚理论功底、立足中国、了解世界、扎根实践、勇于创新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队伍。四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咨政育人中的作用,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课堂教学、宣传普及相结合,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开幕式后,衣俊卿、顾海良、俞吾金、孙正聿、杨耕等嘉宾和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来自全国数十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诸多前沿论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据悉,复旦大学于2006年7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以来,重点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新进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研究,同时特别注重研究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进一步整合力量、提升站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将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努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力争多出精品、办出特色,并加强学科建设、学术建设、队伍建设和两课建设。